为什么杭校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能同时快速进

​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

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

 

前言

 

每个新学期,学生总是会make resolution,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resolution也仅仅是resolution而已,倒不是因为resolution定的太高,而是因为立flag容易落实很难。也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学习,家长陪读,为什么孩子这么不自觉?其实成年人又有多少人能克服拖延症和laziness law呢?习惯和意志力的培养如果仅仅靠孩子一人,真的很难,“别人家的孩子”背后也许是不为人知的“别人家的父母”的默默付出。当我们一个人的自律不足以支撑我们的resolution时,试试同伴的力量,也许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在校长金慕华女士的倡导下,杭校自创校第一学期就开始尝试通过Make a difference活动,学生、教师、家长一起牵手通过30天养成一个习惯。这项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描绘宏远的未来蓝图,而是立足于当下立足于自身。即先给自己定一个具体可行的“小目标”,然后将“小目标”量化到每天,最终坚持打卡一个月,尽力实现“小目标”。初中部的Make a difference活动以“互助小组”模式进行,学生自发组成互助二人组,此二人组既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彼此互相监督提醒每天落实小目标。同时学生也可以邀请家长“入局”,家长也可借机挑战自我,并陪伴孩子共同养成良好习惯。小学部的Make a growth活动则是学生和家长每周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互相督促完成每天的“成长”记录。全体师生以及家长都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改变的决心,可见杭校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火箭式的共同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是为了不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有人希望在学业上精益求精、有人希望在特长方面再接再厉、有人希望在健康管理上突破自我、有人希望在行为上严于律己……日复一日的打卡,那些知识、方法、动作、音符、思想……,便化作身体的记忆,在此后的生活中发光发热。

 

敢于尝试,是进步的开始。

本次我定的小目标是阅读英文原版书10页并进行内容概括,这项任务对我的挑战比较大,因为书的内容偏向人类发展史,趣味性不强,所以第二天就有些后悔,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刚开始还是比较心累的,下次的话还是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科幻故事类书目……不过我这次在阅读方面也有很大的收获:首先是积累了一些原本不认识的生词;其次是书中有一些地理、科学知识也拓宽了我的视野;另外这种尝试并且坚持的体验也会磨砺我的心态。

——G6 Vincent

 

咬牙坚持后,才是轻轻松松。

之前的体测让我意识到平时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我就将目标定为每天跑1000米,以此来提升自己中长跑的速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比较感谢自己一路坚持了下来,因为最终我不仅收获了跑步速度的提升,同时也收获了一份与困难斗争的耐心和信心。

——G7 Jason

 

有些事情,越是充满挑战,越是有成就感,所以我们要尝试跳出舒适圈。

此前自己在参加Make a difference活动的时候,定的目标往往没有那么大的挑战性。这学期,我跟同学的目标是:每天平板支撑3分钟;跟爸妈的约定是:读英文原版书10页。相比于以前,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虽然起初也有过一些困难的时候,但经过短暂的适应后,就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然后就会比较有成就感。所以下次我会愿意定下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G8 Elaine

 

对于一些你想要完成的事情,需要你不断尝试,逐步实现,然后你就会增加一份坚持的理由。

由于面临中考的压力以及我个人数学学科相对偏弱的情况,我制定了每天刷题订正的计划,以此来尽可能地提升自己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对我来说,刷题其实并不是一件无聊的事情,因为从中你会对考点更加了解,做题的思路训练会更加清晰,进而对知识本身就会认识得更加透彻。而且我这次刷数学题对于我的物理学科也有很大的帮助。

——G9 Catherine

 

回顾以往多次的Make a difference,我觉得它是对学生们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的双重考察。

这次活动我选择每天练习单簧半小时。对于我来说,单簧管既是一项个人才艺,也是我的一段“记忆”。活动开始时我刚刚经历过考级,如果考完之后就不练,之后再想拾起来就会很困难,所以这个时候自觉的练习显得会更加重要。同时对我来说,单簧管练习也是缓解学业压力的一种有效路径,当我专注于这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心中有时会变化出很多情绪的共鸣,正好可以稀释平时学习上的一些压力。

——G9 Bob

 

成良好的习惯只是最基础的目标,

当学生确信他可以通过努力实现一个小目标,

他会变得自信,

他遇到困难就会多一份勇气去接受挑战,

这也许才是教育真正的力量: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相长

 

校园里,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并且“身教”往往胜于“言传”。所以在Make a difference活动中,我校的老师们也在用行动诠释榜样的力量。因为:榜样,是最好的引导;楷模,是最好的说服。

 

 

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

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作为最基本也最实用的学习途径,是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的,所以我在鼓励学生多阅读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做好阅读的榜样。目前我已经连续坚持阅读打卡230天,除了收获了阅读习惯,也再次体会到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就一定能突破自己。

——G2 Monica老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曾经不靠墙头倒立在我看来是天方夜谭,趁着Make A Difference这样一个活动我希望挑战自己并养成每日运动的好习惯,更希望给同学们树立坚持不懈的榜样,所以开始每日不间断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一个月后我实现了头倒立,现在还做到了不靠墙前臂倒立,惊讶于自己还有这样的潜力,更是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心态也变得更加自信从容。

——G7 Emily老师

 

一位语文老师的英语继续学习之路

学无止境,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活动期间,我每天学英文半小时,刷了《女王的棋局》、《王冠》两部美剧,观看了《神奇女侠》《心灵奇旅》两部电影,复习了一下英文写作知识,了解了托福考试相关内容,还亲自参加了一次托福考试。不过由于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俩完成日常学习打卡,所以学习的东西稍显零碎,整个过程对于工作党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不过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不失为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避免了光阴的虚度;而且这种持续性的学习状态也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精神满足感。

——G9 Linda老师

期待美好的一切一一发生。

杭校第一届Make A Difference活动我就参与其中,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天运动一小时。还记得当时六年级学生Audrey每天在课间时和我核对昨天任务的完成情况,我们也会互相鼓励。现在Audrey他们已经是九年级学生了,运动的习惯却一直伴随着我,它让我心情畅快、意志顽强、精力充沛,也让我和同学们更加融为一体,因为,我们都是有共同目标的杭校人。
上学期起,小学也有了发动家长和学生共同培养好习惯的Make A Growth活动。小朋友们也从习惯、学习、阅读、家务劳动、运动、修养等各个方面,开始了最初的养成活动。期待美好的一切一一发生

——蔡校长

 

因为见证了学生的蜕变,

老师们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氛围,

因为老师们都在不断进步,

学生们也更有动力坚持不懈!

这就是最直观的“教学相长”

 

 

高质量陪伴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庭教育,而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一起成长,互相陪伴,互相成就。很多家长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比如有的家长比较忙,于是就和孩子约定每天一起阅读30分钟;有的孩子和家长都缺乏锻炼,于是约定好每天一起跳绳100个;还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去克服他们难以改掉的小毛病,也从自身最难坚持的项目入手,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一起成长。这些记录本上大大小小的目标,是他们对对方独一无二的期许;这些每天坚持的签名打卡,是他们心心相印的仪式感;还有这些Review部分对对方的肯定、鼓励,都是对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最好见证。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

感谢杭校老师本学期精心策划了Make a growth的主题活动。这次活动重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参与和互动,以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为契机,在相互监督和鼓励下,共同完成了一个个挑战。我们作为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完成打卡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感受到坚持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共同去培养的品质。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而家长同样也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的。

——G1 Jasmine家长

 

家校合作,为孩子的能力提升赋能。

通过Make a g growth,给予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契机,为家长创造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创建目标,相互扶持监督与竞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不仅是孩子得到的成长,家长亦是从孩子身上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发,在坚持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是孩子获益终身的能力。 

                             ——G2 Jasper家长

 

很多事情持续一段时间去做就会形成习惯 

两个孩子都走读,他们很难接收到来自小伙伴的激励,于是我想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充当这个伙伴的角色,在陪伴和激励他们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让自己去完成一些已经很久没有用心达成的小目标。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小纠结”,但也都坚持了下来,并且打算持续下去。其实很多事情持续一段时间去做就会形成习惯,现在假如没有打卡反而会觉得自己今天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小目标其实都是非常不错的日常“好习惯”,坚持下去无论是对自己的身体还是知识充实都会很有帮助。

——G4 Duke家长

 

读书打卡记录

与孩子并肩而行,也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这是我第一次读完整本的英文原版小说,中间有一次已经很晚了差点想放弃,可是想想孩子读书那么累也在坚持打卡,觉得做妈妈的也不能拖后腿,咬咬牙坚持一下,还督促爸爸一起打卡。所以,习惯的养成就是靠每天做同一件事情并且坚持下来,不要太在乎结果,注重过程就好。

——G6 Justin家长

 

兴趣+坚持是突破瓶颈的良药

我的小目标是坚持软笔书法练习30天,每天1小时以上。当初设立这样的初衷是让自己安静坐下来。通过每天的打卡,我体会到了生活的自主性和方向感。同时,兴趣+坚持是突破瓶颈的良药。

——G7 Jason家长

孩子的期许,是对父母最大的激励。

本次Make A Difference是第一次与女儿共同参与,以往她住校,没法和她长期彼此陪伴的做一件事情。这次是个很好的体验。从中我发现:1、彼此的互相督促和目标设定,是有助于达成目标的。尤其是她会很认真的每天电话来督促我们是否完成目标。当听说完成了目标后,她会非常兴奋。2、孩子的期许,是对父母最大的激励,若没有她的督促和一个月的目标限定,这本书看下来的时间可能会拖延很长。3、能挑战一下自己,强迫自己摆脱手机、视频等无聊的东西,去学习一个知识,是非常可贵的体验!

——G8 Elaine家长

 

做孩子的正能量家长

我们最初只是以为完成一项任务,但在打卡的过程中,我们渐渐体会到学校开展这项活动的用心之处。当我们热情积极地参与活动打卡时,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了热爱学习、贵在坚持的正能量!而且我们自己也会重拾或者收获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却又变成我以后坚持阅读的起点!我会将这次活动一直坚持下去、变成一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好习惯!我们家长十分乐意陪孩子一起学习、跟孩子一起成长!为此我们感谢学校、感谢陈老师!希望学校以后经常组织像这次这样的家校互动正能量的活动!

——G9 Ryan家长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

若家长只是督促孩子进步而自己却止步不前,

亲子关系必定渐渐疏远,

代沟不经意间变成鸿沟,

所以我们必须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这才是“高质量陪伴”

 

后记

 

乔布斯说:“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你生命的最后的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所以好的习惯,坚持越久,影响越大

 

对于小学生、初中生而言,培养一个好习惯就像在一条还未通行的河流上搭建一座桥梁。我们希望通过师生共建、家校合作的方式建成一座实用而坚固的桥,遇见更多、更大的可能性,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意义

 

不过30天只是好习惯养成的初步阶段,眼前渡过的这条河只是现阶段的一个小目标,跨过这条河意味着短暂的进步与成长,同时也意味着你即将面对下一条可能更宽的河。但只要你身体的记忆芯片中储存了多元尝试的动力、持之以恒的信念,你终将踏上通向彼岸之路

 

You know far less about yourself than you feel you do.

——Daniel Kahneman

 

At the beginning of a new semester, students tend to make resolutions, such as stop procrastination, keep fit, and read more. However, it is never an easy job to make a real change because your lack of willpower always seems to b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barriers on your way to achieve all sorts of “noble” goals. The moment when you find it hard to live a self-disciplined life, you may turn to people around you for help.

 

“Make A Difference”in middle school and “ Make a growth” in primary school have been first initiated by Principal Jin since the founding of HBBSS. Through this activity, students, teachers and parents work together by making mutual commitment to make a difference within 30 days. Making a difference doesn’t mean doing something that’s going to change the world. You can easily do things that make a difference to yourself, your classmates, your teachers, and even your family step by step. It doesn’t matter how big or small it is, the point is that you’re making an effort to make your life and someone’s life a little better by working together as one.

 

30 days is only the elementary stage to build yourself up and form good habits, and being persistent is equally crucial in your future life. We believe the benefits of “Make A Difference”will definitely stay with you and extend well even beyond many many years.

 

不念过

END

不畏将来

 

 

文丨陈猛  马成

英丨初琪祺

编辑丨张晶